Somatic Education and Myofascial Release
美 ♡ 就是讓身體尋回自己
感知是如何產生
六覺論 : 視、聽、味、嗅、觸、動
我們是如何認知外在的世界?靠的就是 “觸感”。且是無時無刻地,用全身去感覺各種觸感來觸動生命。從母親狹小子宮的軀間,我們已經啓動了和母親之間的共感:感受與記錄著相互間的心跳、脈動、共同的呼吸與愛……那不是腦部的功能,因為大腦還未形成。那是身體的記憶。離開母體後,觸摸的行為,點滴的成為成長過程中身心的記憶。然而,隨著不同社會文化的教育與科技的發展,往往讓身體受到了制約,多不自覺地使身體失去了覺醒。不再意識到,構成我們身體中最小單位的細胞,每一個都具備了感知外界變化的能力。“觸感” 基本上來自皮膚的 “觸覺” (觸感的生成並非僅來自皮膚的感覺/觸覺)。我們的細胞和合著體內所有的液體,在整個生命中都有著多種有節奏的、不自覺性的 “生命律動” (life and motion)。這些律動性亦正是維持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和身心動態平衡的重要 “自療” 因素。MYCT 觸感藝術的身心美學,強調的是尋回那種被手觸摸所觸動的身心靈傳達的 “再生力”。從和諧而有意義的肌筋膜釋放運動中,透過內在律動、重新建構身體結構的認知及功能的復修,來感受、尋求自我調整或自療身心之道。
身心學歸類
身心學 (Somatics) 這個新學科的興起,提倡「回到身體,瞭解自己」,主張身心合一,重視內在經驗的體會(experience from within)和反省,從而探索人體覺察、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這三者間的互動關係。是一門透過自我認知,實體的活動參與來體會自我的感受、認知到自我需要什麼、瞭解自己為存活意義的藝術和學問(劉美珠、林大豐,2001、2003)。
劉美珠等身心學的大師們於 1998 年將 Somatics 定名為「身心學」,更於 2001 年建構身心動作教育模式 (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model),是一種以身心學為理論基礎,提出重視過程、內在經驗的體會和反省的教育模式,並進而提供與引導人們向內自我覺察與探索、認識身體功能與使用方式、覺察與他人的表達及互動關係、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等等,找到自己、他人、環境三者的平衡關係,提供我們用很不一樣的身體觀看待運動與健康 (劉美珠、林大豐,2004)。
身心學 (Somatic) 基本上可歸類為 :
身心治療 (Somatic Therapy) 及
身心教育 (Somatic Education)。
從身心治療上又分別有 :
身心手技教育 (Somatic bodywork for education)
身心手技療法 (Somatic bodywork for therapy)
身心教育則有 :
身心動作教育 (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)
身心動作治療 (Somatic movement therapy)。
劉美珠 (2004) 將身心相關技法分成五大類學派技巧,分別是:
1. 從人體結構的觀點為基礎的方法(Structural Approaches)
• 蘿芙技巧(Rofing-Structural Integration)
• 哈樂手療(Hellerwork)
• 亞斯頓身體調整技巧(Aston-Patterning)
• 肌肉放鬆調整術(Myofascial Release)等。
2. 從人體功能為基礎發展的方法(Functional Approaches)
• 亞歷山大技巧(Alexander Technique)
• 感官復甦(Sensory Awareness)
• 費登奎斯的從動中覺察(Feldenkrais’ 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)
• 漢納身心統合教育(Hanna Somatic Education)
• 身心平衡技巧(Body-Mind Centering)
• 蘿森手療方法(The Rosen Method)
• 米頓朵夫的呼吸治療法(Ilse Middendrof’s breath therapy)等。
3. 從西方動作藝術觀點為基礎的方法(Western Movement Arts)
• 拉邦-巴特尼夫動作分析(Laban-Bartenieff Movement Analysis)
• 連綿流動技巧(Continuum)
• 意動法(Ideokinesis)
• 接觸即興(Contact Improvisation)
• 動覺覺察法(Kinetic Awareness)
• 真實動作探索法(Authentic Movement)
• 史金納放鬆技巧(Skinner Releasing Technique)
• 柏拉提斯技巧(The Pilates or Physicalmind Method)等。
4. 從能量的觀點發展的方法(Energetic Approaches)
• 極性療法(Polarity Therapy)
• 靈氣療法(Reiki)
• 史密斯歸零平衡調整法 Smith’s Zero Balancing)
• 克里格接觸治(Kireger’s Therapeutic Touch)
• 反射區療法(Reflexology- Zone Therapy)等。
5. 從情緒心理分析的角度所提出的方法(Psycho-motor Approaches)
• 生物能(Bioenergetics)
• 完型療法(Gestalt)
• 舞蹈治療法(Dance Therapy)
• 心理動力治療法(Psychomotor Therapy)
• 羅米學派(Lomi School)
• 克力曼身心情緒治療(Keleman’s SomaticEmotional Therapy)等。
資料來源 :
《身心學(Somatics)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》林大豐/劉美珠 (國立台東大學體育系)